造型奇葩,舉國聞名,央視新樓大褲衩到底是誰設計的?
雷姆·庫哈斯和奧雷·舍人。
中央電視臺總部大樓由雷姆·庫哈斯和奧雷·舍人帶領大都會建筑事務所(OMA)所設計 。中央電視臺總部大樓表面是以不規則幾何圖案的玻璃幕墻組成,視覺沖擊力巨大。玻璃幕墻不僅有自重輕,施工便利的優點,其反光性能更能使建筑與周圍風景有機地結合在一起。
雷姆·庫哈斯參與的項目包括法國里爾市總體規劃、美國洛杉磯環球影城總部規劃等。其設計作品曾獲得多種獎項,其中包括全球建筑界的最高獎——普利茲克獎。
奧雷·舍人多次參與各種藝術文化項目和展覽,包括國際高層建筑獎項,米蘭三年展,倫敦“China Design Now”展,倫敦Hayward畫廊和曼谷的“移動的城市”展、首爾的媒體城市展和鹿特丹電影節等。他時常在不同的國際機構和會議上舉辦講座,并被邀請擔任國際獎項或競賽的評委。
英國的庫克船長發現了哪些地方?
最有名的是新西蘭和澳大利亞,他也進一步繪制了非洲地圖,臨死前發現了夏威夷。具體資料如下。詹姆斯·庫克是一位因進行了三次探險航行而聞名于世的偉大探險家。他給人們關于大洋--特別是太平洋的地理學知識增添了新的內容。他還被認為在通過改善船員的飲食--包括增加水果和蔬菜等來預防長期航行中出現的壞血病方面也有所貢獻。
目錄
簡介
庫克的青年時代
第一次航行(1768~1771)起航
發現大島
夏洛特皇后灣
返航途中
第二次航行(1772~1775)
第三次航行(1776~1780)
參考書籍簡介
庫克的青年時代
第一次航行(1768~1771) 起航
發現大島
夏洛特皇后灣
返航途中
第二次航行(1772~1775)
第三次航行(1776~1780)
參考書籍
展開 編輯本段簡介
詹姆斯·庫克
詹姆斯·庫克,(James Cook,1728年10月27日-1779年2月14日),英國著名探險家、航海家和制圖學家。
編輯本段庫克的青年時代
庫克于1728年在英國誕生。青年時期曾在運煤船上工作,后來在英國皇家海軍服役(1756—1763);在海軍服役期間,他曾奉命對北美的圣勞倫斯河,紐芬蘭的一部分等地進行過很多沿岸勘測工作,并在這些艱苦的工作中鑄造了他頑強的意志和堅韌的秉性。他繪制了很多地區的海岸線圖,并對北美大陸東海岸很多地區作了精細的考察,這些出色的成績使他獲得了卓越的海圖繪制家的聲譽。 庫克成長的年代,正是西方探險高潮迭起的時期。1767年發現了塔希提島的沃利斯探險隊宣稱,他們曾在太平洋上的落日余輝中瞥見過南邊大陸的群山;接著英國極負盛名的空想探險家亞歷山大·達爾林普爾又很快計算出這個大陸的人口為五千萬。這一發現震動了整個歐洲。因為很早以來,甚至遠在古希臘,所謂南方大陸問題便一直是學者們長期討論的焦點。有一種理論認為:北半球大陸較多,由此從平衡地球重量的角度來看,南半球也應有一塊大的陸地。否則地球由于失去均衡,自轉便必然出現左右搖晃的現象,而事實上地球自轉一直很穩定,由此可以猜想:一定存在一塊南方大陸。另一種理論則更進一步地發揮了這個猜想,認為在以南極為中心的地區,還有一塊更大的土地。而當時一些人則認為:所謂的南方大陸就是當時已經發現的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與新西蘭的綜合體。英國政府對沃利斯探險隊的這一發現表示了極大的興趣,為了趕在別國之前搶先發現和占領這塊大陸,擴大英帝國之版圖,英國政府選派庫克出海遠航,尋找這個帶有神奇色彩的南方大陸。
編輯本段第一次航行(1768~1771)
起航
庫克的第一(紅)、二(綠)和三次(藍)航海路線
1768年8月25日,庫克乘坐遠航船努力號從英國起航。這艘船重達386噸,是曾經在北海上使用過4年的運煤船。因而,努力號稍顯陳舊,裝備也不令人滿意,庫克沒有計較這些,仍對此次遠航充滿了信心。努力號通過普利茅斯海灣和英吉利海峽駛向大西洋。他們在馬德拉群島稍作停泊后,隨即駛向南美洲,穿過合恩角,最后抵達塔希提島。但這已經是他們從英國出發后11個月的事情了。 他們抵達塔希提島時,正是1769年的夏季。這里陽光強烈,萬里晴空,馬塔維海灣水平如鏡,這正是進行科學勘測的黃金時節。一天,天空中出現了極為難得的金星凌日,整個探險隊都沸騰起來,隊員們都競相去觀看這一稀罕的天象;岸上一群英國科學家正簇擁著兩臺臨時天文望遠鏡進行天文觀測,以計算日地距離;而一些海軍官員也上來湊熱鬧,七手八腳地幫著移動望遠鏡。而此時的船長庫克關心的卻是另一件事。臨行前,海軍部曾給他指示,要他完成這次天文觀測后,不失時機地起航去執行一項密封下達給他的更為重要的使命。他望了一眼沸騰的人群,默默地走進船艙,打開了密封文件,一行清晰的文字便立即進入了他的眼睛:“鑒于在沃利斯上校最近發現的一塊土地以南還可能存在一個大陸……你應一直向南航行到南緯40°,以找到這塊大陸……如在此次航行中未能發現該大陸,你應繼續向西搜索?!睅炜丝赐旰?,陷入了久久的沉思之中。 1769年7月13日,科學家們終于結束了對金星的觀測,庫克便立即下令起航向南駛去。他們花了一個月時間通過了一群島嶼,這些島嶼間水面很窄,努力號不得不繞來繞去, 第一次遠征
費了一個多月時間。庫克把這一群島命名為社會群島。盡管繞過了社會群島,然而南方大陸依然蹤影全無,庫克不禁暗暗著急起來。努力號船上有個僧侶對這一帶海域很熟悉,但問起南方大陸時,他依然是一無所知。8月上旬一過,天氣開始變冷了,努力號繼續向南航行。到了11月初,努力號已通過了南緯40°,然而南方大陸仍然是毫無蹤影。這時天氣越來越壞,海上風浪也愈來愈大,這對努力號造成了很大的威脅,庫克心里很清楚:如果繼續南行,后果不堪設想。于是他下令改為向西航行。又過了一個月,他們看到洋面上漂浮著海草和木頭,海鳥也成群地在天空中飛翔,顯然他們前面即將出現一片陸地。庫克根據地理位置很快判斷出,這就是荷蘭探險家在一個世紀前發現的新西蘭。
發現大島
10月7日,他們終于看到了被森林覆蓋的群山,這里顯然是個很大的島。是否這里便是所謂南方大陸的邊緣部分,庫克自己也弄不清,他決定先到島上去看看再說。 努力號圍著海岸繞了很大一陣子,最后才在一個深水灣中下了錨。他們很快發現,這里有幾處煙火,在寂靜的山林中顯得格外引人注目,這里有人居住,并且很可能是土著。庫克命令探險隊員們不要開槍,以免驚動了這些土著。他們把自己的皮帶,白蘭地酒等作為禮物送給這些土著;僧侶向導圖派埃能聽懂一些土著的話,并向土著們解釋了探險隊的意圖。土著們也很高興地送給了他們一些新鮮水果 庫克船長銅像
和蔬菜。但第二天,糟糕事情發生了。一個隊員看見一只野兔躑伏在草叢中,舉槍便打,卻誤傷了一個土著。這一下幾十個土著紛紛拿著石塊、棍棒向探險員們撲來。圖派埃見勢不好,連忙拖著幾個隊員上了小舟,回到了大船上。顯然,這個地方是無法登岸了,于是庫克帶著幾個隊員劃著小船另尋登陸點,這時又有兩只土著的獨木舟向他們劃來。圖派埃向他們喊話,要他們靠過來,并保證不傷害他們,可是幾個土著還是害怕了,掉轉船頭便逃。庫克急了,命令開槍,最后打死了幾個土著,可他們也不敢貿然登岸。10月11日,庫克和船員們幾經周折,終于設法上了岸。 但上岸之后,他們卻大失所望,這里沒有供應任何一樣他們所需要的東西,更沒有什么新鮮蔬菜。因此庫克把這次登陸的地方叫做“貧窮灣”。 島上有一種土著叫毛利人。他們都身材高大、體格結實、頭發卷曲、膚色紅綜。跳舞時,毛利人揮舞著手中的武器,歪扭著嘴巴,伸出舌頭,翻著白眼,有規律地從左邊跳到右邊。有時用粗啞的聲音伴唱,意在相互打氣,并恐嚇敵人。毛利人這種堅韌、勇敢和率直的性格吸引了庫克,他注意到這種毛利人與塔希提人有很多文化和體型上的相似性。他們甚至許多觀念和風俗都相同,而且最令人吃驚的是:他們語言也有諸多類似之處。因此庫克確信:毛利人和塔希提人都屬于同一民族。 直至今天,毛利人的真正源地仍然是個謎。大多數考古學家認為毛利人真正源地在于塔希提北面的馬克薩斯群島。他們很早就在那里生存繁衍,后來乘坐獨木舟來到了新西蘭。而人種學家則認為這種土著來自于東南亞,或印度。還有些考古學家提出了一個更為大膽的設想:這種毛利人真正祖先在亞洲,他們在幾千年前由亞洲通過白令陸橋到達美洲,再從南美的西北海岸來到了新西蘭。 庫克在岸上只作了短暫的停留,并作了幾天的考察。他發現這里不大可能是南方大陸的延伸部分,于是決定繼續南行。這樣努力號又一次駛過了南緯40°;然而仍未發現這里有什么南方大陸。于是庫克下令改為向北航行,最后駛到了新西蘭的北角。在新西蘭北角,探險隊稍作休整和補足淡水后繼續前進,并于12月下旬繞過了北角。 海上天氣開始變壞了,海上狂風大作,巨浪滔天,船行十分困難。努力號在波浪中不斷地劇烈抖動著前進,終于抵達了新西蘭的西海岸。為了繪制好這一地區的海岸線圖,庫克不管風浪如何險惡,仍然迎著風浪向南探索。他堅持按自己測量的結果來繪制每一英里的海岸線。隨著努力號的前進,漸漸地,地圖上的新西蘭外形越來越不像是一片大陸,而更像是一個彎刀狀的島嶼。而努力號則按逆時針方向圍繞著這個島嶼航行。
夏洛特皇后灣
1770年1月14日,努力號掉頭向東,完成了一個圓形航線。庫克忽然發現了一個很寬很深的海峽,并有一片碧綠的多山的陸地在向南邊延伸。他感到很驚訝,這顯然表明新西蘭不是單一的島,而是兩個島。但不久努為號就遇到了一個小障礙,船上的帆具壞了些,船速也慢了下來。庫克下令把努力號開進一個被他命名為夏洛特皇后灣的小港內停泊整修。這個避風港內到處鳥語花香,清泉淙淙,遍地長滿了野芹和抗壞血病的藥草。庫克見了,滿心歡喜,他立即把夏洛特皇后灣宣布為英國所有。 在夏洛特皇后灣修整了幾天后,努力號又揚帆向東,緊接著又穿過了一個狹長的大海峽,這個海峽就是現在的庫克海峽。努力號朝南按順時針方向繞新西蘭的其余部分繼續航行。庫克想弄清楚新西蘭的確切形狀到底是什么樣,結果他完成了一個8字形的海岸航行線。1770年3月底,庫克再次回到了夏洛特皇后灣,他畫出了第一張清晰的新西蘭群島圖。這張圖線條明朗,極為準確,為后來許多航海家所稱道。 庫克對他所發現的新西蘭進行宣傳,希望英國盡快實現對此的殖民占領。他在日記中說:“如果有一個勤勞的民族在此定居,他們不僅很快就能有生活必需品,而且還能擁有大量的奢侈品?!边@實際上是在替殖民活動作宣傳,也反映了當時英國隱在探險和開發新大陸背后的殖民擴張的真正目的。盡管庫克作了大量鼓吹,但當時的英國仍然沒有力量來新西蘭進行殖民擴張。直至18世紀60年代,真正的殖民活動才開始;1840年,新西蘭為英國所有,成為英國很重要的一個殖民地。
返航途中
庫克感到極為失望的是:整個航行過程中,始終未找到南方大陸。他自己也開始漸漸懷疑起這個南方大陸的存在性了。庫克不像哥倫布那樣愛好想象,他更多地相信探險的起初結果。他想向東航行,從南太平洋回英國,以證實這個長期紛爭不休的南方大陸純屬烏有;而且他自己也這么看。但當時南半球冬季即將降臨,手下的海員也希望返航回家,庫克權衡再三,還是決定返航。在返航中,庫克又有了個新的想法,他知道他們將很快遇到澳大利亞這個未經繪制的大陸。他很想先去澳大利亞看看這塊陸地的情況,因為當時還沒有一個歐洲人看到過澳大利亞的東海岸。 19天之后,海平線上隱約露出了陸地的陰影。船員們頓時激動起來,因為他們又來到了一塊新的大陸。為了找到一個好的海灣停泊努力號船,庫克下令繼續沿澳大利亞海岸向北航行。他們欣喜地看到陸上翠色喜人,顯然這個新大陸是一塊富饒的土地,而并不像荷蘭人所說的那樣荒涼。1770年4月28日,探險隊終于找見了一個風平浪靜的海灣,努力號便在這里停泊下來。他們在這里發現了許多鱺魚,庫克于是給它取名為鱺魚灣;后來又更名為植物灣,因為在這里他們采集了大量的植物標本。 在植物灣,庫克每天在海岸上升起英國國旗,以此表明這個地區歸于英國所有,后來他又宣布整個澳大利亞東海岸為英國所有。為了紀念努力號第一次抵達澳大利亞大陸,他把這天的日期刻在了一棵橡膠樹上。在沿澳大利亞東海岸的航行中,庫克認真地描繪了海岸線圖。在海岸線圖中,很明顯他已經注意到了悉尼這個優良港灣,可是由于時間太緊,他來不及仔細考察,便匆匆而過了。 到了5月下旬,努力號進入了太平洋上最大的暗礁區——大堡礁。這里的暗礁星羅棋布,隨處可見淺灘和刀山似的珊瑚群;這個暗礁區沿著澳大利亞東北部的昆士蘭熱帶海岸延伸了1000多英里。努力號進入這片暗礁區后,其厄運就在所難免了。不久以后,努力號終于在一個巨大的珊瑚礁上擱淺了。庫克想盡了一切辦法,避開這個暗礁,然而由于周圍暗礁分布太多,根本無法回旋,故只好眼睜睜地看著努力號撞在了暗礁上。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庫克下令扔掉船上的一些不很必要的物件:大量的陳舊槍炮、壓艙的鐵塊、石頭和腐敗食物被拋進了海里,然而卻是無濟于事。接著更麻煩的事情接踵而至,海水開始退潮,船更重重地壓在危險的珊瑚礁上,如果再這樣下去,船很可能破裂。等到海水漲潮時,海潮一股股地沖擊著船的左舷,整個船身開始傾斜起來。忽然船艙裂開了一個口子,海水從口子里鉆了進來,情況十分危急,庫克下令開始兩部抽水機來抽水,可很快漏進船艙的水便開始漫過抽水機。就在這緊急關頭,庫克孤注一擲,命令船員合力起錨,擺脫困境。過了一個多小時,船體終于浮了起來,水也不再漏進船艙里了,這使庫克和其他船員既感興奮又感意外。原來起錨時因為用力過猛,錨索竟勾起了一塊珊瑚石,它像一個塞子堵住了船上的破洞。庫克長長地舒了口氣,他趕緊下令讓努力號靠岸。在一個河口,船員們對努力號進行了修理。庫克見這個河口條件很好,綠草成茵,野獸成群,河中游魚歷歷可觀,于是下令就地休整。他們在這里過得很愉快,白天上岸打獵,下海捕魚;晚上便享受這山珍海味。這里的植物種類繁多,他們采集了很多標本;而且也發現了許多珍奇的動物,如大海蠣、袋鼠等。 在這個河口,探險隊整整度過了7個星期。8月6日,努力號整修完畢,又開始出海航行了。這次庫克吸取了教訓,小心謹慎地避開了道道暗礁;終于在1770年8月21日,他們抵達了澳大利亞的北端約克角。庫克高超的船海技術在這里得到了出色的發揮。約克角已很接近東南亞了,庫克決定由這里通過托里斯海峽到東印度群島去。很快他們便抵達了荷屬港口巴達維亞(即今之雅加達)。庫克下令再次整修努力號,努力號經過兩年多的遠航,損壞很多。然而船員們很不適應這里潮熱的氣候,一場瘟疫在船員中流行起來,一下子便死去了73人。庫克悲痛不已,趕快返航回國。1771年7月13日,努力號經過了3年的遠航終于回到了英國。這次航海,他們給世界地圖增加了5000余英里的海岸線,這個成績是輝煌的。
編輯本段第二次航行(1772~1775)
庫克的第二次航行的目的,是再次確認南方大陸的存 第二次遠征
在。這次他帶了兩艘船——決心號和探險號,準備在塔希提島和新西蘭建立兩個基地。 探險隊于1772年7月11日離開普利茅斯,沿一條途經馬德拉群島和開普敦的航線航行。在非洲南部洋面的搜尋發現了一些冰山?!捌渲幸恍┍椒綀A有2英里,高60英尺?!碑敶狇傔M南極海域75英里(約110公里),由于冰塊的阻礙不得不放棄對這一地區的搜索。 后來,決心號和探險號由于大霧而走散,分頭向新西蘭行進。決心號于1773年3月23日到達了達斯基灣(Dusky Sound),并在次月與探險號會合。 庫克一行從新西蘭繼續向東尋找南方大陸。然后向北駛向塔希提島。船只抵達塔希提島時,他們的新鮮食品已吃盡,探險號船員們感染了壞血病。由于塔希提島的新鮮食品也極度匱乏,庫克不得不去社會群島為返回新西蘭做充分準備。兩艘船再次失去了聯系。庫克讓托比亞斯· 弗爾諾(Tobias Furneaux)指揮探險號返航回國,而決心號再次南行。 1774年1月,庫克到達了有史以來人類到過的地球最南端——南緯71°10′。然后,他又一次環游南太平洋,留跡復活節島、塔希提島、新赫布里群島和新喀里多尼亞,然后再次返回新西蘭。決心號于1775年7月30日返航,經開普敦抵達英國的普利茅斯。
編輯本段第三次航行(1776~1780)
庫克的最后一次航行是去搜尋傳說中的向西通往亞洲的西北航道。 第二次航行之后,庫克以海軍上校軍銜領取年金,退居格林尼治醫院。他就這樣一邊閑居,一邊著手寫他的回憶錄。但這種幽居生活并不符合他作為一個偉大探險家的秉性,很快地庫克就感到了這種生活的單調和郁悶。庫克曾經凄然地說:“我的命運總是把我由一個極端推向另一 第三次遠征
個極端。幾個月來我覺得整個南半球都顯得太小了?!?776年2月,庫克被選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參加了一些科學討論會,但他始終為這種風平浪靜的生活感到厭倦。海軍部的一些官員了解到這一情況,又派給他一項任務,讓他領導一次尋覓西北航道的探險。所謂西北航道,就是指北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間的神秘航道,它同所謂南方大陸一樣,長期以來一直也是個未解之謎。庫克欣然接受了這一任務,并很快作了周密細致的準備工作。他準備了通常的航海儀器,還帶了一本愛基斯摩語詞典;他乘坐的船仍然是那艘為他屢建奇功的舊船決心號;此外另一艘重298噸的探險號船則由查爾斯·克拉克船長指揮。庫克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航海1776年7月12日從英格蘭啟航。 1776年12月,決心號和探險號先后抵達了開普敦;在這里作了短時間休整后,兩只船折向東南方向橫越印度洋,駛向夏洛特皇后灣。中間,經過了塔斯馬尼亞島,庫克在那里留下了一批豬供飼養繁殖;很快使這個地方的豬飼養業發展起來。在夏洛特皇后灣庫克對這次探險作了周密的計劃和大量的準備工作后,于1775年2月25日離開夏洛特皇后灣,穿過庫克海峽,向東北方向駛去,經過友誼群島抵達塔希提島。在這里庫克作了短暫停留后,又繼續北上,尋找美國西北海岸的新阿爾比恩。 1778年1月18日,決心號和探險號抵達了美麗的夏威夷群島。這里離北美大陸較遠,白人還未曾問津于此,庫克和他的探險隊成了到達這里的第一批白人。在夏威夷停留幾天后,決心號與探險號繼續北上,并很快接近了阿拉斯加。當時正值北半球冬季,寒風凜冽刺骨,海上也時時出現風暴,有時也大霧漫天,這給航海造成了很多困難。盡管如此,庫克仍堅持北上,穿白令海峽,進入北極區,但天氣愈來愈惡劣,最后兩只探險船為北冰洋上的巨大浮冰所阻,繼續北上根本就不太可能。這種情況下,庫克下令返航回夏威夷,以待明年夏天再去尋找這條西北航道。 這樣在1779年1月17日,決心號和探險號又回到了夏威夷的基拉凱卡灣。庫克再一次登上了夏威夷的土地,這時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他們受到了夏威夷人的狂熱歡迎,夏威夷人把紅布披在庫克胸上,把椰子汁涂滿了他的全身,并在他的周圍載歌載舞。同時,夏威夷還把大量的豬肉和蔬菜送給了探險隊。原來他們把庫克看作一個歸來的天神——馬卡?;澋闹髟咨窳_諾。 這之后,戲劇性的事情接二連三地發生了。當庫克他們在這里修理船只期間,島民的禮物源源不斷地送來,根本無法阻止。因語言不通,阻止很可能導致沖突。顯然這里不能久呆,于是庫克匆忙下令離開此地,否則島民將變得異常貧困,他們把僅有的一點東西都送給了探險隊。 可是剛啟航不久,海上便起了大風,船帆讓風撕開了好幾個口子,一根桅桿也給吹折了,這樣庫克又只好下令重回基拉凱卡灣進行修理??梢换氐綅u上,他們便發現情況有了很大變化。島上的土著再也不來歡迎他們,而且用敵意的眼光看著他們,為了安全起見,庫克沒有讓船員們馬上登陸??赏林鴤兙尤婚_始偷他們的東西,這令庫克很頭疼;13日夜間,探險號上唯一的一只小艇也讓土著給偷走了。庫克大怒,第二天便帶領一批海員沖上岸去,想抓夏威夷王為人質,換回小艇。這一下激怒了土著,他們在河灘上集結起來,以石塊和棍棒作為武器向庫克他們撲來。情況十分危急,庫克開槍打死了一個土著,試圖壓住土著的攻擊。但雙方仍然是殺氣騰騰。船上的探險隊員也拿出槍來助戰,為了不擴大事態,庫克回頭向船員喊話,命令停止射擊。正在這時,一個土著忽然沖到他的背后,用長刀深深地戳進了他的背部,庫克頓時落到水里,鮮血染紅了他身邊的海水。夏威夷人和探險隊員們都為這突如其來的變化驚呆了! 庫克犧牲后,船員們繼續了他的未竟之業。再次北上白令海峽,進入北冰洋;后來取道好望角回到了英國。庫克的死訊傳到英國時,舉國上下沉浸在一片悲痛之中;英王喬治三世失聲慟哭,為失去這樣一位曾為大英帝國立下汗馬功勞的偉大探險家而悲痛不已。庫克,這位杰出的探險家以他輝煌的業績永垂青史。 (還有一種說法,在他的第三次航行到太平洋,他被包圍在夏威夷的沙灘由一群僵尸,他已經被誤認為是祝福晚會,除此,還有麥哲倫,他死于僵尸在菲律賓) 庫克死后,他身后留下的記載著每日行程的航海日志,為人們提供了大量的精確真實的航海信息。從這些信息中,顯露出庫克船長具有的敏銳特性。庫克船長是一位給人類探險考察和制圖技藝帶來嚴格標準的杰出科學家。庫克的航海實踐,大大豐富了人們的海洋地理知識,同時也加深了人們對海洋和發生在海洋中多種自然現象的認識。他是繼哥倫布之后,在海洋地理方面擁有奠基性發現的航海家。同時,他向人們證實,在遠程航海中,水手們并非注定就是壞血病魔的犧牲品。庫克在長時期的遠航實踐中,總結出了通過改善船員的飲食--包括增加水果和蔬菜等方法,來預防由于長期航行船員缺乏維生素C等營養出現的壞血病。這是庫克在航海醫學上的重大貢獻。
庫爾勒到青海格爾木火車票多少錢
無直達車次,可在蘭州站中轉換乘一次!
車次:K170
發站:庫爾勒(04:25)
到站:蘭州(08:34)
歷時:28:09
硬座:236
硬臥:399/414/428
軟臥:629/656
車次:Z323
發站:蘭州(09:27)
到站:格爾木(19:20)
歷時:09:53
硬座:135.5
硬臥:232.5/240.5/247.5
軟臥:360.5/377.5
更多可參考的換乘車次:
庫克船長在航海事業上的貢獻
卡西歐比較便宜,再好點的西鐵城,天棱,
哪有薰衣草花海
浪漫普羅旺斯,醉人薰衣草花海 普羅旺斯位于法國南部,從地中海沿岸延伸到內陸的丘陵地區,中間有大河Phone流過,很多歷史城鎮,自古就以靚麗的陽光和蔚藍的天空,令世人驚艷。 從誕生之日起,法國南部的普羅旺斯(Provence)就謹慎地保守著她的秘密,直到英國人彼得·梅爾的到來,普羅旺斯許久以來獨特生活風格的面紗才漸漸揭開。在梅爾的筆下“普羅旺斯”已不再是一個單純的地域名稱,更代表了一種簡單無憂、輕松慵懶的生活方式;一種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云卷云舒的閑適意境。 如今,每年有數百萬人涌入南法的普羅旺斯與蔚藍海岸,親臨畫冊上難以描摹的景致及小說中不可置信的悠閑,如果旅行是為了擺脫生活的桎梏,普羅旺斯會讓你忘掉一切。 法國普羅旺斯的天空藍的通透明澈,空氣像新鮮的冰鎮檸檬水沁入肺里,心底最深處如有清泉流過,直想歌嘯。漫山遍野的薰衣草讓人狂喜不已,自行車上、牛頭上、少女的裙邊插滿深紫淺藍的花束,整個山谷彌漫著熟透了的濃濃草香。田里一籠籠四散開來的薰衣草和挺拔的向日葵排成整齊的行列一直伸向遠方,田邊斜著一棵蘋果樹,不遠處幾棟黃墻藍木窗的小磚房子。 陽光撒在薰衣草花束上,是一種泛藍紫的金色光彩。當暑期來臨,整個普羅旺斯好像穿上了紫色的外套,香味撲鼻的薰衣草在風中搖曳。通常每年的5月至10月是薰衣草開放的時分,而當中更有“薰衣草節”及嘉年華,售賣關于薰衣草的產品如香水,香薰油,干花等的慶祝節目。要體會大自然的奇妙,最佳方法當然是騎自行車欣賞沿途風景。不能去的,就讓我帶著你踏遍薰衣草的每一個角落,讓你親身感受法國農村的特色,及風土人情。 永遠的普羅旺斯 整個普羅旺斯地區因極富變化而擁有不同尋常的魅力——天氣陰晴不定,暖風和煦,冷風狂野,地勢跌宕起伏,平原廣闊,峰嶺險峻,寂寞的峽谷,蒼涼的古堡,蜿蜒的山脈和活潑的都會——全都在這片法國的大地上演繹萬種風情。7-8月間的薰衣草迎風綻放,濃艷的色彩裝飾翠綠的山谷,微微辛辣的香味混合著被曬焦的青草芬芳,交織成法國南部最令人難忘的氣息。在美食方面,普羅旺斯最大的優勢在于農產品豐富,新鮮的蔬菜水果、橄欖油、大蒜、海鮮、香料組合成食客的天堂。 這個地區的活動之多,更是令人目不暇接,從年初2月的蒙頓檸檬節到7月-8月的亞維農藝術節。歐洪吉的歌劇節到8月普旺斯山區的薰衣草節,四時呼應著山城無拘無束的歲月。 這股自由的色彩蠱惑藝術家創作的靈感,包括塞尚、梵谷、莫內、畢加索、夏卡爾等人均在普羅旺斯展開藝術生命的新階段,蔚藍海岸的享樂主義風氣,也吸引了美國作家費茲杰羅、英國作家D.H勞倫斯、法國作家赫胥黎、尼采等人前來朝圣,當然,還囊括以《山居歲月》(A Year in Provence)將普羅旺斯推向顛峰的彼得梅爾。普羅旺斯——薰衣草——浪漫的色彩,沒完沒了的藝術也吸引著我們聞風而來。 漫游薰衣草的天下 Lavender——薰衣草,這種花語為“等待愛情”的紫色小花,不知迷倒了多少人。Self Voyages Provence(普羅旺斯自助游旅行社)的Pascal先生開著他的豐田帶著我們穿山過野,翻過白色石灰巖即使是夏天看起來也像是白雪皚皚的馮杜山(Mont Ventoux),穿過大片大片金色的向日葵園,終于停在了一片紫霞蒸騰的土地。 薰衣草之都Lavender Sault 賽爾真是太美了。我是第一次看到如此茂盛的薰衣草田,如此純粹的紫色在高高低低的田園里綻開,在夏日的風中打開浪漫的符號,像那種最沉靜的思念,最甜蜜的惆悵,仿佛藏身于深愛者的心中卻永遠無法執子之手的那種溫暖而憂傷的感覺。 收割好的干草垛卷成橡木酒桶樣子,三個五個地晾曬在田野上,黃得很單純。黃與紫就這樣干凈地舒展著,空氣里、我們的頭發上,肌膚上滿滿的沾染了薰衣草的味道。 最初的普羅旺斯北起阿爾卑斯山,南到比利牛斯山脈,包括法國的整個南部區域。羅馬帝國時期,普羅旺斯就被列為其所屬的省份。隨著古羅馬的衰敗,普羅旺斯又被其他勢力所控制……法蘭克、撒拉遜人、封建領主,還曾被法蘭西帝國與羅馬教皇瓜分。
哪里有薰衣草花海
日照山河四季風景區很符合你的要求